新选制选出青春香港

2021年9月19日,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如期举行。作为贯彻落实新选制的“开幕式”,该场选举对彰显新制度的内在优越性,实现香港良政善治,推动“一国两制”行稳致远具有特殊意义。
加强青年参与,凸显青年力量,是此次新选制中不容忽视的亮点。有专家指出,新的选举委员会由1500名选委构成,特别增加了香港基层社团、青年群体的代表比例。此外,参选的界别代表也呈现出多元化、年轻化与均衡化的特点,为香港青年打开一道新的参政大门。
在前不久举行的“落实爱国者治港 推动良政善治”街站宣传活动中,许多香港青年便积极行动起来,制作、发送海报,呼吁朋友、街坊支持,耐心倾听民意,聚焦民生真问题。这样的宣传行动让这些香港新青年们倍感充实、富有成就感。
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、最有生气的力量,代表未来的青年力量应该得到正向的引导。一段时间以来,反中乱港分子将选举视为危害国家安全、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工具,通过扰乱正常选举秩序、恶意操控政治议题等方式制造社会撕裂,一步步将香港拖入“泛政治化”的泥潭。他们还将香港青年视为“棋子”,企图蛊惑青年制造混乱、进入歧途。
香港过往“每逢选举必有动荡”,陷入无休止“拉布”、掣肘之中的乱象,让不少有识青年深感痛心。他们深切地意识到:利用选举谋求政治私利,“议而不决、决而不行”的不断扯皮,绝不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应有样貌。实现良政善治、提升施政效能势在必行。从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到完善特区选举制度,香港由乱及治的过程,也让青年群体更加明确“谁人真心为香港”,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宝贵的青春究竟应当如何度过。
此次,新选制通过优化设计,重塑香港政治风气,可以确保反中乱港者出局,为更多爱国爱港青年打开参政议政的大门,创造施展才干的机会。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爱国,绝不能停留在口号上。刨除“泛政治化”的桎梏后,香港的青年贤能应积极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,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。
青年群体饱含热忱,思维活跃,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沛的同理心。青年才俊主动倾听民意、了解真实诉求,有助于切实解决香港青年的学业、就业、置业、创业等民生痛点问题,为应对教育、土地房屋短缺等深层次问题提供理性务实的新思路,为香港未来发展出谋划策。
与此同时,引导香港青年开阔视野,打破地理局限性,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也是青年管治者应当有为、大有可为之处。日前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加码,横琴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,“前海方案”蓄势待发,香港未来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、空间无比广阔。
近些年,中央政府十分重视香港青年的发展。日前,中央还发布了涉及求学、就业、实习、创业等项目在内的惠港青年八条。青年管治者的积极参与,可以发挥促进沟通的桥梁作用,宣传落实国家的惠港政策,助推年轻人北上追梦、施展才华。
“时间之河川流不息,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。”新选制下,期待看到更多爱国爱港青年不负韶华,勇于担当,为“东方之珠”重焕光彩作出新的贡献。
[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